9月26日,在这阳光明媚、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也是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通泽公司以技术交流和产品演示的形式庆祝了自己的生日,同时举办了“2012年秋季无溶剂复合技术交流会”和四大系列、五台不同型号、不同速度、四种产品结构的无溶剂设备的现场演示,向软包行业同仁展示了自己在无溶剂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的丰收硕果,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00余位软包装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观看了演示。
一、无溶剂技术交流会
在上午举行的无溶剂技术交流会上,广州通泽总经理左光申先生首先介绍了通泽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无溶剂复合设备的关键技术。
通泽公司创建于2007年9月27日,至今正好是整整五年,左总把这段发展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1、2007~2009年,初期探索阶段,主要工作是样机制造,并做了大量的工艺试验、样板客户生产试用,曾经试过某个结构上机试验了七十几次,在此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经验,为研发设备、为客户培训无溶剂设备操作机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2009~2010年,系统探索阶段,首款产品定型,系统工艺研究,产品批量生产与实际应用;3、2011~2012起,快速增长初级阶段,产品多规格、系列化,基本标准化,销量成倍增加。
经过五年的研发和攻关,通泽已具备了国产无溶剂复合成套设备的多型号、多档次的系列化生产制造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好的成套设备和工艺,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
除了SSLA、B、C、D四大系列无溶剂复合主机,通泽自主研发的自动混胶机,为通泽无溶剂设备的工艺稳定性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混胶机一直是无溶剂复合设备的关键技术。广州通泽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推出的“SM-1型”标准型自动混胶机在主要功能、结构和控制技术方面与最新进口同类产品相同或相似,特别是混配比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甚至超过了进口机水平。比如目前进口混胶机混配比控制的理论和实际误差分别为±1.5 %和±3%~5%,而SM-1型则不超过±1.0 % 。其突出的优点在于:1、在最关键的计量齿轮泵控制上采用了伺服驱动和数字化技术,确保高精度的数字控制出胶量和混配比以及升速、降速中,确保计量混合准确无误;2、采用双重同步控制技术,保证A胶、B胶的出胶同步;3、采用管路压力检测、控制技术,保证正常的胶液输送;通泽推出的混胶机彻底解决了双组份混胶实际操作中长期困扰操作人员的混胶同步性和均匀性难题。
在本次交流会上,左总还特别强调了该机专门针对国内用户的二次报警系统:当两种胶水的量下降到某个液面时,设备会报警,提醒员工要加胶;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加胶水,混胶机将第二次报警;如果在设定时间内仍然没得到响应,则主机会在此时自动降速到10m/min,以避免出现大量废品。
正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通泽在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在为客户提供机长培训、做样品试验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无溶剂工艺经验,这也保证了通泽的客户能获得最及时最有用的工艺指导。这一点也为通泽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截止目前,我国大约有210多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其中国产设备大约有100条左右,其中约90%是通泽的设备。
在取得的成绩面前,通泽并没有沉醉。
在谈到通泽的现状及无溶剂未来展望时,左总表示:通泽意在建立一个无溶剂技术交流开放的平台,从无溶剂复合工艺培训和技术服务两方面入手,在软包装、纸塑复合、织物复合三大领域,推广通泽SSLA、B、C、D四大系列机型,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左总演讲后,上海康达於亚丰经理、北京科聚郭虹高工、中山新辉叶建斌经理也分别介绍了无溶剂复合工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分享了他们公司各自在无溶剂胶水领域开发的一些最新产品。国产设备及胶水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与进步,大大推动了中国无溶剂复合工艺发展的进程。
二、无溶剂复合设备现场演示
下午,在通泽厂房成功演示了通泽四大系列的5台无溶剂复合设备,现场验证了他们设备的技术实力。此次演示会具有两大特点:1、不同系列设备首次集中亮相,最高速度从250~600m/min 的四种机型全体亮相,可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2、非常用结构首次公开演示,如NY//RCPP的蒸煮结构,纸张/BOPP的纸塑复合结构,阴阳膜复合,而这些结构也是无溶剂设备的控制难点,由此,充分证明通泽无溶剂设备的工艺成熟度。演示的5台设备,其中有4台已被订购,将于演示会结束后马上付运。
1、SSL1000B型无溶剂设备演示
该机是当天第一台演示的无溶剂复合设备,整机长4.8m,最大料带宽度1050mm,最大放卷直径800mm,最大收卷直径800mm,涂布单元控制方式:独立伺服驱动。
现场演示速度250m/min,复合结构:尼龙膜/RCPP,使用上海康达专为蒸煮类产品研发的8158A/B耐蒸煮双组份无溶剂复膜胶,涂布上胶量1.6~2.2g/ m2。整机运行稳定、涂布均匀、复合平稳、张力恒定、收卷整齐。
据介绍,演示机长是通泽营销部员工,该机已被新疆南方包装有限公司订购。
2、SSL1000A型演示
SSL1000A是标配型无溶剂复合设备,是通泽做得最多的一款机型,其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是350m/min,最大料带宽度1050 mm,最大放卷直径800mm,最大收卷直径1000mm,涂布单元控制方式:独立伺服驱动。
当天演示的产品为阴阳膜复合。现场演示时,该机由停机状态至200m/min,平稳运行后再升至300m/min,复合结构为BOPP/VMPET+PET,亦即阴阳膜,使用上海康达8118A/B通用型双组份无溶剂复膜胶。据通泽林总介绍,当复合结构里面有镀铝膜时,不建议企业的机器运作速度超过300 m/min。现场复合出来的阴阳膜,收卷整齐,在镀铝膜和透明的PET之间并列处非常平整,完全没有重叠和空隙,体现了通泽无溶剂复合设备出色的纠偏和张力控制系统,令人惊叹。据介绍,该机已被东莞市泰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订购。
3、SSL1100A型无溶剂设备演示
SSL1100A型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350m/min,最大料带宽度1150mm,最大放卷直径800mm,最大收卷直径1100mm,涂布单元控制方式:独立伺服驱动。
现场演示速度为300m/min,复合结构为OPP/28g纸,该机专为纸塑复合结构设计了可分离式背压辊结构,选用湖北武汉方成科技的FC7101单组份胶水,上胶量为2.8~3g/m2。据方成科技的张总介绍,做这类纸塑产品,最适合用无溶剂工艺,上胶量低而且均匀,一般毛面上胶量为2.8g,光面上胶量仅为2.1g。现场复合的产品平整度非常好,收卷整齐。
目前这种纸塑结构大多数用于盐包。该机被成都方耀包装有限公司订购。
4、SSL1000C型无溶剂设备演示
SSL1000C型设计最高速度450m/min,最大料带宽度1050 mm,最大放卷直径800mm,最大收卷直径1000mm,涂布单元控制方式:独立伺服驱动。
现场演示速度为450m/min,复合结构为OPP/CPP,选用中山新辉通用型100B胶水,上胶量1.3g/m2,该机的运行过程是直接开到350米,然后再提升到450米,在升速过程中,整机运行平稳,张力恒定,收卷整齐。据介绍,该机被佛山盈彩彩印实业有限公司订购,这已是该公司在通泽购买的第三台无溶剂复合设备。
5、SSL1300D型无溶剂设备演示
SSL1300D型设计最高速为600m/min,最大料带宽度1300 mm,最大放卷直径1000mm,最大收卷直径1000mm,涂布单元控制方式:独立伺服驱动(9个电机,全由西门子提供);全伺服驱动。
现场演示的产品结构为18umOPP/20umCPP,速度由30m/min升至450m/min,然后再升至600m/min,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在600m的高速下直接停机,这么薄的薄膜又是在如此高速的条件下复合,出来的产品一样平整度好,复合均匀,而且收卷整齐,这充分检验了通泽设备高水平的张力控制系统。该机演示选用的胶水为北京科聚化工提供的WANNATE6096、WANEXEL796双组份胶水,上胶量为1.4g/m2。据介绍,这是因为印刷膜上有油墨的面积较大,故而上胶量略大;如果是光膜的话,只需用1g/m2以下的上胶量。
该机由通泽技术部员工左津津演示。据介绍,他已为通泽的客户培训了超过100位无溶剂复合设备机长。据左津津介绍,他所培训的员工里,最长半个月,最少一周的时间,员工就能很好地掌握无溶剂复合工艺。
5台设备的成功演示,给了软包装企业极大的信心,当场就有两位客户签订购机合同,这是对通泽设备水平认可的最有力证明。
三、结语
演示会当天,正是广州通泽成立五周年的日子。这是一家年轻的公司,虽然年轻,却对中国无溶剂的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在通泽以及一批国产胶水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中国无溶剂复合工艺在最近一两年才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而中国无溶剂设备、材料供应商的技术、工艺水平也伴随着这个市场不断成熟、进步。据介绍,在2012年至今,新增的无溶剂设备中,国产设备首次占据了约60%的份额,中国无溶剂设备的稳定性和技术工艺水平正得到软包企业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接受。
在演示会结束后,笔者在与通泽左总的闲谈中,问到他五年创业的最大感触,他由衷地说到两个字:“坚持”。他表示:“在国内,我们并不是第一家做无溶剂设备的厂家,有眼光的人很多,但他们却在中途放弃了,而我们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和煎熬,都坚持了下来,最终收获了硕果。”
是的!通泽正是因为坚持,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坚持,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如果能将一个正确的选择坚持到底,那就是一种境界;如果能将一种优势坚持到底,那就会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通泽的无溶剂设备必将迎来更璀璨的明天,因为,他们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坚持着、努力着、不断钻研、创新着······,孜孜不倦地为中国环保包装做着巨大的贡献。
摘自《太阳城集团》http://www.pack168.com/article/detail.asp?id=10531